close

IMG_20140509_133950_s.jpg  


這次看展,是因為台北捷運車廂上那幅吸睛卻詭譎的廣告:黑色及白色的雁鴨群,各自往白晝與黑夜的田野上空飛去,雁群的身影卻看似是從田野間的幾何圖形所變出來的;引發我對於這位藝術大師M. C. Escher(摩力茲‧柯尼利斯‧艾雪)作品的好奇心。


IMG_20140510_222305_s.jpg 
Pic01. 艾雪的經典之作:《白天與黑夜》(1938) <圖片來源:畫展紀念明信片>


艾雪大師究竟是藝術家?還是數學家?這是策展單位的拋出的問題,要讓參觀者細心體會。

曾經參觀過幾場世界級藝術家的展覽,發現到這些作者的創作動機,大多是想藉由繪畫或雕塑等作品,傳達當代重要的哲學思想、歷史文化,或是反映戰爭史事。


艾雪大師也不例外,但令人讚嘆的是,他的智慧融合了理性與感性,作品結合了虛幻與現實。

由於其父親啟發他許多關於天文的知識,以及他本身對於大自然的喜愛,常見到作品中有微妙微肖的飛鳥、蜥蜴、魚,正好代表了天、地、水的元素;而後期他對於化學結晶體的著迷,甚至大量於作品中出現,還有幾何圖形精密的計算與變形,顯示他相當擅長運用其所獲得的科學知識。


IMG_20140510_222354_s.jpg  
Pic02. 《群星》(1948),作品中運用正多角體的結晶構造元素,筆觸細膩的變色龍,構成這幅想像豐富的畫作。<圖片來源:畫展紀念明信片>

 

 

屬於藝術家的感性特質,則在於人物描繪的表現,或是風景畫中呈現的人文及建築特色,所醞釀出來的能量,在後期的幾何變形排列的圖地反轉、視覺幻象世界系列的作品中,仍可深切地感受到。尤其這些看似不可能存在現實生活中的錯覺世界,其筆下所繪製的建築物,仍表現出其建築風格,十分美麗動人。


IMG_20140510_222346_s.jpg  
Pic03. 《陽台》(1945),美麗的建築物中央,像是經由凸透鏡變成不可思議的形狀呢!<圖片來源:畫展紀念明信片>


其創作中所運用精湛的版畫技術,無論是生物體、玻璃、紙質、木材、星球……,將各類材質特色完美呈現,躍於紙上,令人讚嘆不已。

就我來看,艾雪大師是一位藝術家、科學觀察者、優秀的數學家,也是位哲學家吧!(哇~也太優秀了吧!)


昨日午後時分,隨著畫作聆聽導覽,漫步於故宮展場中,因為巧遇有老師為團體導覽而又跟著繼續觀賞,不知不覺地竟待上了三個小時,心靈著實獲得一些收穫。

這是很不一樣的視覺與心靈饗宴,也推薦給你!


IMG_20140510_222336_s.jpg  
Pic04. 《三個世界》(1955),眼睛所見的真實世界,從不同角度觀看,將三個看似不同空間的世界合而為一,其意境頗美。<圖片來源:畫展紀念明信片>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le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